• 新闻
  • 保山
  • 云南
  • 财经
  • 股票
  • 基金
  • 家居
  • 聚焦
  • 产品
  • 科技
  • 手机
  • 教育
  • 考试
  • 健康
  • 药品
  • 旅游
  • 景点
  • 汽车
  • 新车
  • 房产
  • 综合
  • 地方
  • 娱乐
  • 图片
  • 看热点

    症状似感冒可反复发烧 小心!这种病毒容易传染给孩子

    2025-04-11 10:30:5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浏览次数:

      症状似感冒 可反复发烧

      小心!这种病毒容易传染给孩子(健康驿站)

      “婴儿被亲友轮番亲吻高烧近40摄氏度”“奶奶嚼碎花生喂2岁孩子致其患‘亲吻病’”……近年来,幼儿因被亲吻导致生病的报道频频刺痛公众的神经。这些由于亲吻而导致的疾病又叫“亲吻病”,其罪魁祸首正是EB病毒。这是一种怎样的病毒?感染后可能造成哪些健康损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对此作出解读。

      感染率高,隐匿性强

      “EB病毒是一种疱疹病毒,人群普遍易感,主要通过唾液传播。”李侗曾介绍,90%的人可能在成年之前就已经感染这种病毒。由于大部分人在感染时没有明显症状或有轻微感冒症状,因此,很多人并不知道自身已经感染了EB病毒。

      “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EB病毒容易通过亲吻、喂食等交换唾液的行为传播。”李侗曾介绍,此外,家庭内共用餐具、水杯等密切接触行为也是EB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例如,家长用自己的筷子给孩子夹菜、共用杯子喝水等习惯,可能导致EB病毒在家庭成员间反复传播。”

      “与其他疱疹病毒相似,人体一旦感染EB病毒,将终身携带。”李侗曾介绍,疱疹病毒具有“感染—痊愈—潜伏—复发”的特点。例如,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后,大部分人两周内就能痊愈,但病毒会长期潜伏在人体内,待免疫力下降时会重新激活,引发带状疱疹。同样地,EB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后也会在人体内长期潜伏,当人体因疲劳、疾病或年龄增长等导致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可能被再次激活,此时感染者即使症状轻微,也仍具有传染性,导致防控难度增大。目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已有疫苗,但EB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尚未有疫苗问世,感染率依然很高。

      网上有传言说“感染EB病毒后会导致免疫力永久下降”,这种说法是否科学?

      “EB病毒在人群中的感染率很高,如果它真的导致人体免疫力严重受损,人群中应已出现大量免疫缺陷病例。但长期观察显示,这种病毒虽感染率高且长期潜伏在人体内,却并未引发群体免疫力滑坡现象。”李侗曾表示,EB病毒本身不直接削弱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但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潜伏的EB病毒更易被激活,导致复发。因此,建议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维持机体免疫功能稳定,有利于降低EB病毒再活动风险。

      症状多样,因人而异

      发热、咽痛、乏力、头痛……由于EB病毒感染的症状与感冒、流感等相似,很多人容易将其混淆。李侗曾指出,大部分人会在儿童时期感染EB病毒,症状与感冒类似,并且很快就能自愈;少数患者感染后可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也就是人们熟知的“接吻病”,其症状与普通感冒有所不同。

      李侗曾介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典型症状包括:反复持续发热、咽痛、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眼睑水肿等。其中,咽痛的患者扁桃体红肿,上面常有黄白色的脓胎,容易被误诊为化脓性扁桃体炎;颈部淋巴结肿大会让患者感到脖子胀痛,医生或家人往往可以摸到患者肿大的淋巴结。此外,通过B超检查可发现患者肝脾肿大,肝功能检查会提示转氨酶升高,血常规检查会显示患者白细胞升高、淋巴细胞升高。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属于自限性疾病,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一般对症治疗1—3周就能痊愈。”李侗曾指出,不同人群感染后的病程存在显著差异:幼儿和小学生得了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如果经过及时治疗,一般一周左右就能康复;但青少年和年轻成人初次感染EB病毒后,发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概率会更高,症状会更重,可能需要两周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康复;只有极少数人会因为EB病毒感染而导致严重的病症,例如,对患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的儿童来说,EB病毒可能成为致死性感染。

      李侗曾提醒,如果感染EB病毒后发热时间持续非常长,例如超过一个月,需要考虑是否合并其他感染或是否发展为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是一种复杂且危险的疾病。当EB病毒在人体内持续活跃超过3个月,可能引发多器官损伤或功能衰竭,存在向重症甚至危重症发展的风险。若出现发热、肝脾肿大等症状迁延不愈的情况,务必及时就医排查,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EB病毒还可能引发脑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需要高度警惕。”李侗曾介绍,脑炎典型表现为持续高热、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嗜睡及意识障碍,严重者甚至会陷入昏迷;心肌炎则表现为心慌、胸闷、胸痛、喘憋、呼吸困难,且症状在活动后显著加剧。这类并发症虽总体发生率较低,但起病凶险,若患者出现上述症状,需立即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研究发现,EB病毒还与多种肿瘤性疾病相关。“EB病毒感染是引发鼻咽癌、淋巴瘤及胃肠道肿瘤等的重要原因之一。”李侗曾介绍,其易感人群存在一定规律:鼻咽癌在福建等特定地区发病率较高,呈现地域聚集性;淋巴瘤更易发生于免疫缺陷人群,如艾滋病患者;胃肠道肿瘤则可能与遗传基因相关,有家族史者风险相对增高。

      适度警惕,科学防护

      面对EB病毒,公众认知常呈现两极分化:有的因其常见而轻视防护,有的因其与肿瘤关联而过度恐慌。李侗曾指出,这两种态度都不可取。一方面,该病毒主要通过唾液传播,家庭聚集性感染并不罕见,普通人群仍需保持适度警惕;另一方面,EB病毒确实存在致癌潜能,但其与鼻咽癌、淋巴瘤的强关联仅限于特定高危人群,如遗传易感者及免疫缺陷患者,普通人群没必要恐慌。

      EB病毒在人群中感染非常普遍,预防应重点从哪里着手?

      “EB病毒主要通过唾液传播,家庭、学校等场所是防控的重点,需要重点把好‘入口关’。”李侗曾建议,要为孩子准备专用餐具,杜绝口对口喂食习惯,同时减少亲吻,这样能降低EB病毒、幽门螺杆菌等传播风险。与此同时,建议在学校、家庭逐步推广分餐制,特别要避免与已知EB病毒感染者共用餐具、水杯等物品。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人感染了EB病毒,特别是患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时,应避免共用水杯、餐具等唾液接触载体;患者餐具需煮沸消毒15分钟以上,桌面、门把手等环境物体表面可采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擦拭。同样地,如果学校出现EB病毒感染,应隔离感染的学生,做好教室、宿舍等公共场所的通风换气及消毒工作。

      “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预防EB病毒感染的重要措施。”李侗曾表示,充足的睡眠、规律的锻炼、均衡的营养和愉快的心情都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免疫状态,从而降低EB病毒感染的风险。此外,接种疫苗也是提高抵抗疾病能力的重要手段,老年人可以接种带状疱疹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等,降低叠加感染风险。

      如果明确感染了EB病毒,该怎么治疗?

      “EB病毒感染多为自限性过程,目前没有特异性的抗病毒药物。”李侗曾介绍,普通患者无需进行抗病毒治疗,以对症和支持治疗为主,注意休息;对首次感染EB病毒的青少年、免疫缺陷人群等群体,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病毒治疗,抑制病毒的复制以缩短病程;如果症状持续不减或出现新的症状,应立即就医。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感染EB病毒后3—4周内,患者脾肿大显著,此时需严格限制运动强度,尤其要避免足球、篮球等肢体碰撞运动,自我触诊腹部时也需谨慎,以防外力冲击引发脾破裂。待3—4周后脾脏回缩至正常大小,可逐步开展八段锦等舒缓运动,增强免疫力。(人民日报海外版 记者 王美华)

    关健词:

    责任编辑:张小容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婴儿被亲友轮番亲吻高烧近40摄氏度”“奶奶嚼碎花生喂2岁孩子致其患‘亲吻病’”……近年来,幼儿因被亲吻导致生病的报道频频刺痛公众的神经。这些由于亲吻

    2025年04月11日 10:30

      春日已到,气温回暖,时鲜美味依次上市,令人大饱口福。但在享受完美食后,有人产生了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甚至有人因食物中毒入院治疗。疾控专家

    2025年04月11日 10:29

      □ 尽管AI能为医生分析病例、拓宽诊疗思路提供帮助,但它并不具备承担责任的能力。医生面对复杂病情的综合判断和经验积累以及面对面的人文关怀,是AI无法替代

    2025年03月26日 09:53

      1月16日,2025腾讯产业合作伙伴大会在三亚召开。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表示,随着“被集成”战略深入推进,腾讯云已与伙伴共

    2025年01月17日 11:21

    (记者 韩璐)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2025年第1周第838期中国流感监测周报显示,该周南、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继续上升,以A(H1N1)pdm09亚型为主。

    2025年01月17日 11:20

      近日,在主题为“中医药突破人类重大疾病治疗的新认识”的香山科学会议上,“70%”是被与会专家反复提及的数字——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等重大疾病导

    2025年01月14日 15:54

      针对基层“用药难”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等6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改革完善基层药品联动管理机制 扩大基层药品种类的意见》,努力畅通城乡、县乡之间用药衔

    2024年11月29日 11:02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保山市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举报电话:18287516758 0875-220261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