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刘革新与姚毅因一款麦角硫因产品的代言争议引发关注。姚毅直指对方“非药宣传功效”“为老不尊”,言辞激烈;而另一方则认为,展示健康状态与产品并无直接关联,争执一度剑拔弩张。作为长期观察健康产业的“冷眼人”,此事背后折射的,或许是行业对“宣传边界”与“表达自由”的深层认知分歧。
一、“亮肌肉”的本质:是暗示还是常态?
刘革新先生70多岁仍活跃在公众视野,手握三家上市公司,其自身状态本就是一种“健康样本”。若仅因他出现在某产品相关场景中,便被认定为“宣传功效”,未免过于武断。健康产业的特殊性在于,“人”与“产品”的关联往往是隐性的——一位长者展示活力,可能只是传递“关注健康”的理念,而非直接指向某款产品的治疗作用。
事实上,行业内“隐喻式表达”并不罕见。某款蛋白粉配文“爸妈的早餐新选择”,某款益生菌强调“全家肠胃好状态”,这些表述从未明说“功效”,却通过场景暗示价值,消费者对此也心照不宣。只要不突破“非药不宣称疗效”的底线,这种基于生活方式的分享,本质上是企业与消费者的良性沟通,而非“越界”。
二、质疑的底气:是专业监督还是情绪宣泄?
姚毅先生的质疑,若聚焦于“是否违规宣传”,本是行业监督的应有之义。但“假的”“为老不尊”等激烈言辞,却偏离了理性讨论的轨道。健康产业需要监督,但监督的前提是尊重事实:一款产品是否合规,有食药监部门的审批为据;是否虚假宣传,有《广告法》的明确界定。脱离这些标准的情绪化指责,更像是“扣帽子”,而非建设性批评。
进一步说,评价一位从业者的“水平”,应看其对行业的贡献:刘革新先生数十年深耕医药领域,推动多家企业上市,带动产业链发展,这样的经历本身就是一种专业积淀。而将争议上升到“人身攻击”,不仅消解了讨论的意义,更违背了健康产业应有的包容与理性。
三、人情社会与行业进步:需要“分寸感”而非“对立”
中国社会向来讲究“人情”与“分寸”。健康产业关乎民生,更需要在“规范”与“活力”之间找到平衡。对企业而言,守住“不宣称疗效”的底线,用真实场景传递价值,是基本准则;对监督者而言,基于事实发声,用专业而非情绪批判,是应有姿态。
非药产品不能宣称疗效,这是红线;但从业者展示健康状态、传递健康理念,只要不越界,便无可厚非。毕竟,让更多人关注健康,本就是行业的共同目标。若因一句“隐喻”便上纲上线,甚至人身攻击,反而会让行业陷入“一言不合就对立”的内耗,得不偿失。
结语
这场争执或许会平息,但它留下的思考值得回味:健康产业的进步,既需要对违规行为的零容忍,也需要对合理表达的包容。不必因“隐喻”而敏感,更不必因分歧而失了分寸——毕竟,让消费者更健康、让行业更规范,才是所有人的初心。
(署名:健康产业冷眼人)
关健词:
责任编辑:于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2025年08月08日 18:28
2025年08月08日 16:31
2025年08月08日 15:21
2025年08月08日 10:13
2025年08月05日 18:30
2025年08月05日 18:02
2025年08月03日 22:46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