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是一组疾病的概况,实际包括了冠心病的各种类型如:心绞痛、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塞等,以及由于脑血管硬化而引发的缺血性脑卒中、痴呆等病。
目前中医理论中,多将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归属于“胸痹”、“心悸”等病症。而周立华教授认为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在状态医学中属于痰瘀互结状态下的进一步发展结果,而中医学中的“胸痹心痛”等并不能全面概况其发病的病机特点,根据其发病特点,周立华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研究,认为“心脑痹”更能直观反应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病机和中医特征。
缺血心脑血管病多见于中老年人,是由于“痰瘀互结、浊毒内生”导致的病变,临床上常常是心脑同病。心脑之间生理上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二者共同主宰人体精神思维活动,在病理上心脑相互影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心病及脑,脑病及心
云太医心血管病专家周立华教授认为心脑同病是建立在藏象学说基础上的,心脏作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对人的精神思维起主宰作用,而脑虽为奇恒之腑,对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同样发挥重要作用,可以说是心脑共同主管神明。
周立华教授认为心病及脑,脑病及心,心脑同病是中医异病同治和整体观念的充分体现,无论是心或脑都是人体脏腑之一,二者以经脉相连,气血津液为其物质基础,是人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发病中均有痰瘀互结、浊毒内生的证候特点。从状态医学的观点来看,无论是冠心病或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其病理状态都是相同的,均是血脉瘀阻所导致的脏腑功能低下或暂时亢进的状态。
从心治脑、从脑治心、心脑同治
云太医心血管病专家周立华教授在治疗各种疾病时始终遵循辨证与辩态相统一,法随证出,法随态出,方随法证变,方随态变,衷中参西,西为中用,中医融合。在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治疗中擅长从心治脑,从脑治心,心脑同治。
同时擅长应用中国文化,遵循人体的智慧,平和为上,顺应自然,治病中十分关注病人情绪变化对病情的影响,身心同治,局部调整,不忘整体,以中医基础理念为根本,以现代科学的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为指导形成自己独特的诊治疾病方法,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
周立华教授指出,心脑治病、脑病治心、心脑同治属于中医学异病同治的范畴,虽然心、脑在临床上所出现的症状各有侧重,但是在中医上从病机、病位都属于心的功能失常,都有共同的病机,所以在治疗时,既可以从心治脑,也可以从脑治心,大多时候要心脑同治,这样既可以做到心脑兼顾,也可以防患于未然。
关健词:
责任编辑:杨艳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2025年05月06日 15:28
2025年05月06日 15:27
2025年04月30日 12:04
2025年04月29日 14:57
2025年04月29日 14:39
2025年04月24日 17:21
2025年04月24日 15:24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