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某男子自非洲旅游归国后,因高烧就医,多次检查未明确病因,后出现血尿症状,B超检查发现膀胱存在包块,怀疑为肿瘤,按膀胱癌、尿路感染治疗均无效。辗转多家医院后,经活检组织切片发现埃及血吸虫虫卵,通过吡喹酮治疗,症状有所缓解。该男子自述发病前曾到非洲多国旅游,并在马拉维有野外湖泊游泳史,而马拉维正是血吸虫病流行区。至此,“案情”告破,原来高热、血尿都是血吸虫引起的。
下面我们详细了解一下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有哪些种类?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寄生虫病。感染人体的血吸虫主要有7种:埃及血吸虫、曼氏血吸虫、日本血吸虫、湄公血吸虫、间插血吸虫、马来血吸虫及几内亚血吸虫,前三种血吸虫引起的血吸虫病流行范围最大、危害最严重。
哪些国家流行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流行于全球78个国家和地区,感染人口约2.4亿,其中90%以上在非洲。大部分非洲国家均流行血吸虫病,主要流行埃及血吸虫病、曼氏血吸虫病和间插血吸虫病。亚洲地区主要流行日本血吸虫病和湄公血吸虫病,其中日本血吸虫病现主要流行于中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湄公血吸虫病现主要流行于柬埔寨和老挝的湄公河流域。
人是怎么感染血吸虫的?
血吸虫病主要经由含有血吸虫幼虫(尾蚴)的水体(疫水)传播。当人们因从事种植、割草、洗衣等生产活动或游泳、玩水、捕鱼等娱乐活动接触被污染的淡水时,肉眼难辨的尾蚴可直接穿透皮肤进入体内引起感染。传播链条涉及寄生虫的终宿主(人或哺乳动物)和中间宿主(特定的淡水螺)。感染血吸虫的终宿主会通过粪便或尿液排出虫卵,若排泄至有钉螺等淡水螺孳生的环境中如河湖沟渠,虫卵便可在水中孵化并入侵螺类,在螺体内发育繁殖。经过数周,螺类释放出大量新的尾蚴到水中,尾蚴即可再次侵入皮肤感染人或动物,从而形成水体—螺—人(动物)的循环传播模式。
需要强调的是,血吸虫病并不会直接人传人,必须经过含血吸虫尾蚴的水体介导,因此是否接触疫水是决定感染风险的关键。
图片说明:血吸虫病传播链条图
得了血吸虫病有哪些症状?
埃及血吸虫主要寄生于泌尿系统血管中,故埃及血吸虫病主要引起泌尿系统症状。急性期主要表现为尾蚴性皮炎、发热、乏力以及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故易错诊为泌尿系统感染。慢性期最常见症状为血尿,部分患者会出现尿路梗阻及生殖系统病变,长期感染可导致膀胱纤维化甚至发展为膀胱癌。
曼氏血吸虫、日本血吸虫、湄公血吸虫等血吸虫主要寄生于肠系膜静脉,虫卵沉积在肠道和肝脏,故主要引起肠道和肝脏症状。急性期主要表现为尾蚴性皮炎、发热、腹痛腹泻、肝脾肿大等症状,慢性期可出现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如何诊治血吸虫病?
诊断血吸虫病需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开展。一是询问患者是否有血吸虫病流行区旅居史和疫水接触史,二是查看患者有无血吸虫病相关症状,三是通过实验室检查查看患者粪便或尿液中是否有血吸虫虫卵。血吸虫病治疗首选药物为吡喹酮,对于部分病情严重患者需开展支持性治疗。
图片说明: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及埃及血吸虫虫卵与受精蛔虫卵对比图
如何预防血吸虫病?
对于个人而言,血吸虫病是可防可控的。关键在于提高防范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首先要避免接触疫水,不要在野外不明水域轻易下水游泳或嬉戏;如果由于工作需要必须涉水,应尽可能采取防护措施,做好个人防护。
如果不慎接触可疑水体,比如在旅游过程中下河游泳、踩水田等,应提高警惕,在接触后的一段时间(通常约2至6周)内留意自身健康状况,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烧、皮疹、腹痛、腹泻、血尿等症状,应尽快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自己的疫水接触史,早期诊断对于及时治疗至关重要。
即使没有出现明显症状,但只要在血吸虫病流行区有过水体接触史,也建议在事后主动进行一次血吸虫感染筛查,以防万一。/健康科普
作者:寄生虫病所 张利娟、李仕祯、郭苏影、贾铁武
关健词:
责任编辑:张小容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2025年04月11日 10:01
2025年04月09日 11:43
2025年04月08日 15:14
2025年04月07日 18:51
2025年04月07日 15:20
2025年04月03日 16:34
2025年04月03日 12:36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