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太医郑州素朴中医院孟毅教授,三甲医院主任医师,国家级知名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巡讲专家,擅长运用中医辨证论治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梗后恢复、顽固性失眠等内科疑难杂症。
脑梗,也就是人们常说的 “中风”,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其发病急、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并且常在夜间发作。但其实,脑梗的发生并非毫无迹象,在发作前,身体会发出一些预警信号。
很多脑梗发生在后半夜,因为此时人体血液黏稠度最高,睡眠时血流速度又较慢,若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或血管狭窄,就极易引发脑血管堵塞 。
因此,睡前出现的一些症状需要我们格外警惕。比如进行性头晕、头痛,且比平时更为剧烈,看东西天旋地转;身体一侧突然发麻不适,还伴有言语不清;突然两眼发黑、视物不清,休息后也无法缓解;频繁打哈欠,还伴随全身无力、嗜睡、头晕;睡觉时流口水,同时伴有嗜睡、头痛或嘴眼歪斜等。这些都可能是脑梗即将发生的征兆。
中医讲究“治未病”,这一思想最早出自《黄帝内经》,强调在疾病未发生时就进行预防。“治未病” 涵盖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层面,注重保养身体、培养正气、提高机体抗邪能力。
对于脑梗的预防,中医也有着独特的见解。孟毅教授在中医防治脑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见解。孟教授认为,脑梗的发生与人体的气血运行、脏腑功能密切相关。
在未病先防阶段,人们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要有充足睡眠,以助于及时排出大脑代谢废物;晚上避免暴饮暴食,尤其是高糖、高盐、高脂食物,多摄入蔬果、谷物杂粮、鱼虾类食物;尽量少喝酒,戒烟并避免吸二手烟;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因为情绪激动会加重心脑负担;每周进行至少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增强身体素质。
对于有脑卒中家族史等高危人群,除了上述生活方式的调整,还应提前采取预防措施。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尤其是脑卒中相关筛查,如颈动脉超声、脑血流动力学检查等,以便及早发现异常指标和潜在问题。若出现疑似脑梗症状或其他不适,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孟教授在治疗脑梗患者时,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舌苔、脉象等进行辨证论治。以一位69岁因脑梗导致半侧肢体活动不便、言语含糊不清、睡眠质量差的患者为例。
孟教授提出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益气养血、疏肝解郁为主要治疗原则的方案。通过使用赤芍、地龙、当归等中药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红花、川芎等通络止痛;陈皮、醋香附等疏肝解郁;鸡血藤、豨莶草等滋补肝肾、强筋壮骨。
在治疗过程中,孟教授还会根据病情变化对药方进行调整,并嘱咐患者在家人帮助下适当进行康复训练。
脑梗不是“一次发病,终身免疫”,而是“一次发病,再发频繁”。了解脑梗的发病信号,遵循中医 “治未病” 思想,采用中医防治思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提前预防,积极治疗,才能更好地守护我们的健康,降低脑梗发生的风险,减少其带来的危害。
关健词:
责任编辑:张经国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2025年02月25日 12:35
2025年02月21日 18:34
2025年02月21日 18:25
2025年02月21日 18:17
2025年02月21日 18:16
2025年02月21日 18:12
2025年02月21日 18:0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