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太医儿科专家刘晓鹰教授,湖北省中医院儿科主任医师、二级教授,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学术继承人,从事儿童临床、研究近40年。擅长中医治疗小儿常见病,多发病。腺样体、鼻炎,生长发育、肥胖、食欲不振、儿童性早熟,便秘,抽动症等,尤在小儿肾病等疑难杂症方面极具权威。
今天要分享的是刘晓鹰教授治疗矮小多病的临床医案。
生活中常有这样一句话“我孩子现在长得慢,但10岁后就会长得快了”,这句话不全对,现实中确实有某个年龄段长得慢,之后“追赶”上来的情况,但也有一些长个慢,后面也追不上来的案例。
统计数据表明,孩子的生长速度大多数情况下有一个标准:婴儿期是身高生长的最快阶段。出生时,孩子的身高约为50厘米。在第一年,孩子可以生长约25厘米。第二年,生长速度稍微放缓,但仍可增长约10-12厘米。进入儿童期后青春期之前,生长速度逐渐放缓至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此阶段主要由生长激素调节,生长速度相对比较平稳,每年约生长5-7厘米。青春期后,女孩在青春期可以生长约25厘米,而男孩可以生长约25-28厘米。当然这些是一个参考,主要起到一个警示作用,提醒家长要注意!有些孩子个高,会超过上面的数据,也有孩子个矮低于上面数据。
那么为什么要把孩子长个慢当病呢?云太医儿科专家刘晓鹰教授指出,人体的生长发育、疾病防治与五脏六腑的功能密切相关。其中,肾主生长发育,肺主气,脾主运化。因此,我们常常说“矮小在肾、生病在肺、瘦弱在脾”。
当然,这些都是可以调理好的。针对这些问题,矮小、生病、瘦弱,中医提供了多种治疗方法和药物,其中一个中成药的巧妙搭配,能够健脾补肾,养三焦之气,帮助那些瘦弱不长个的孩子们摆脱困扰。
1.“矮小在肾”
肾藏精,主骨生髓,是人体生长发育的源泉。肾虚则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针对这种情况,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是补肾填精。常用的中药方如六味地黄丸,其中含有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等药材,能够滋阴补肾,填精益髓。
2.“生病在肺”
肺主气,司呼吸,是人体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肺气虚弱则容易生病,常见症状包括咳嗽、气短、乏力等。为了增强肺气,中医常用益气固表的方法,如玉屏风散。此方主要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能够益气固表,增强人体免疫力。
3.“瘦弱在脾”
脾主运化,负责将食物转化为水谷精微,为人体提供营养。脾虚则运化无力,导致营养吸收不良,身体瘦弱。为了健脾消食,中医常用健脾益胃的方法,如四君子汤。此方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组成,能够健脾益气,促进食物消化吸收。
然而,对于同时存在肾虚、肺虚、脾虚的孩子来说,单纯使用某一药方可能效果有限。
因此,中医提出了一种中成药的巧妙搭配,即采用健脾补肾、养三焦之气的治疗方法。这种中成药融合了补肾填精、益气固表、健脾益胃等多种功效,能够全面调理身体机能,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
云太医儿科专家刘晓鹰教授此前接诊过一位名叫程子涵(化名)的10岁孩子,由于先天体质虚弱,加上后天饮食不当,导致身体瘦弱不长个,家长带他来到我的门诊。在询问了家长一些情况后,对孩子进行查体:
望诊:通过观察孩子的整体外貌、体态、面色等,发现孩子身形瘦弱,面色苍白或萎黄,这通常与气血不足、脏腑功能虚弱有关。
闻诊:通过听取孩子的声音、呼吸等,孩子声音低微、呼吸短促,可能提示肺气虚。
问诊:详细询问孩子的病史、饮食、生活习惯等。了解到孩子先天体质虚弱,后天饮食不当,可能导致脾胃虚弱,营养吸收不良;肾虚则可能影响到孩子的生长发育,表现为身材矮小。
切诊:通过脉诊和腹诊等手法,进一步了解孩子的脏腑功能和气血状态。脉象细弱无力,腹部肌肉松软等体征,进一步印证了肾虚、脾虚的诊断。
于是,云太医儿科专家刘晓鹰教授为他开了一种中成药,该药融合了六味地黄丸、玉屏风散和四君子汤的精华,同时加入了一些其他药材以增强药效。
孩子服用了该方,并配合饮食调整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经过一个月时间的调理,子涵的身体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2个月后家长反映,孩子的食欲增加了,营养吸收能力提高了,身体逐渐变得强壮起来。同时,他的身高也有了明显的增长。
这个案例充分展示了中医在治疗矮小瘦弱问题方面的独特优势。通过健脾补肾、养三焦之气的治疗方法,中医能够全面调理身体机能,帮助孩子们摆脱瘦小不长个的困扰。这种中成药的巧妙搭配,不仅效果显著,而且副作用小,值得家长们关注。(注意:本文所述医案仅供参考,具体使用需根据个人体质和医生建议进行)
关健词:
责任编辑:张小容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2024年12月26日 15:08
2024年12月26日 15:03
2024年12月26日 10:29
2024年12月25日 17:18
2024年12月25日 16:20
2024年12月25日 16:0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