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连花清瘟作为治疗感冒、流感、新冠病毒感染的有效药物,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常备药。为什么连花清瘟既可以用于普通感冒,又可以治疗流感、新冠病毒感染呢?其实,这正是中医药治疗优势的体现。
异病同治 连花清瘟组方抓住疫病传变规律
中国古代有历史记载的传染病大流行有300多次,这些疾病的共同之处在于传染性强、发病急、传变快、症状相似,所以在中医理论中统称为“疫”病。流感、新冠病毒感染正符合中医对此类疾病的认知。
中医药最大的特点在于抓取疾病的共性规律,对流感、新冠病毒感染这一类具有高传染性、从口鼻入侵人体、临床表现基本一致的病原体统称为“疫毒”,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都属于中医“疫毒”的范畴。因为“疫毒”侵袭人体的规律是一样的,所以只要在来犯路线上做好防范,就一样可以阻断敌人的进攻。这在中医理论上有一个专用的名词叫“异病同治”。
连花清瘟是结合中医药两千多年来瘟疫疾病发病规律,汇聚三朝名方化裁而成。以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麻杏石甘汤与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的银翘散为基础方,汲取明代吴又可所著的《温疫论》中,治疫病用大黄的用药经验,体现了积极干预、整体调节的组方特点。
按照中医对外感病变的认知,外邪入侵人体时,一开始患者会出现怕冷、鼻塞、喷嚏、流涕等症状,“银翘散”可以疏散外邪,但是因为流感、新冠病毒感染具有起病急、传变快的特点,这一时间往往非常短暂。
疾病进一步发展后,患者会出现发热、咽痛、咳吐黄痰等“肺热”的表现,“麻杏石甘汤”被誉为宣肺泄热第一方,临床应用已有千年历史。
为了使邪毒尽快排出体外,除了宣肺泄热一条途径之外,遵循肺与大肠相表里的中医理论,连花清瘟组方中加入了大黄通腑泄热,使邪毒从肠道排出,宣肺与通腑双管齐下,退热不反弹且可以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除此之外,连花清瘟组方中还加入了红景天,能够扶补人体正气,调节免疫促进疾病痊愈,增强患者抗病康复能力。
从整个方药组成上可以看出,连花清瘟在外感疾病发病的多个关键隘口都有干预,其针对的是发热、咳嗽、咽痛、乏力、肌肉酸痛等这类疫毒袭肺证的症候群进行治疗。感冒、流感、新冠病毒感染等病毒类呼吸系统传染病,基本表现为以上相同的症候群,因此都可以使用连花清瘟进行治疗,且效果显著。
科研支撑 连花清瘟有效性获研究证实
连花清瘟对于病毒类呼吸系统传染病治疗的有效性,也得到了现代医学研究的验证。
基础研究显示,连花清瘟对引起普通感冒的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多种病毒,以及甲型流感病毒(H1N1、H3N2等)、乙型流感病毒等多种流感病毒均具有抑制作用。而且,连花清瘟还可显著抑制新冠病毒活性,对于从武汉的野生株、到阿尔法、贝塔、德尔塔到奥密克戎的多个变异株诱导的细胞病变,均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尽管病毒在不断变异,连花清瘟依然有效。
临床研究显示连花清瘟治疗流感安全有效。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方法,结果显示连花清瘟明显提高证候疗效和体温疗效显效率,明显减轻咽干咽痛、肌肉酸痛、咳嗽等症状,缩短发热起效时间,提高体温复常率,且试验组未见不良反应发生。“中药连花清瘟治疗流行性感冒研究”2011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连花清瘟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前瞻性临床研究论文发表于Phytomedicine期刊。研究表明,应用连花清瘟可显著提高新冠病毒感染发热、乏力、咳嗽等临床症状的改善率,明显改善肺部影像学病变,缩短症状持续时间,提高临床治愈率。正是因为有了确切的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据,连花清瘟获批增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型、普通型”的适应证。
可见,从组方用药到现代科学研究,都不断验证了连花清瘟在病毒类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治疗中的有效性。目前,连花清瘟已先后34次列入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甲流、乙流、新冠病毒感染等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诊疗方案或指南共识,成为应对病毒感染类呼吸道公共卫生事件的代表性中成药,受到了大众和临床专家的一致认可。
关健词:
责任编辑:贺国华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2023年05月26日 11:05
2023年05月26日 11:02
2023年05月24日 10:44
2023年05月23日 15:21
2023年05月23日 10:44
2023年05月22日 16:2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